人人网用户粘性更胜Facebook
[日期:12-03-01]
2月28日消息,近日,世界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(Neilson)发布报告,对中美两大社交媒体人人网和Facebook进行了数据调研,在以下的分析中,可以看出两者在用户数量、分享性、使用习惯和活跃度等方面的差异。
中国网络普及率低 竞争环境激烈
人人网和Facebook作为中美两国最具影响力的实名制社交网络,在用户使用频率上,人人用户略高于Facebook用户,但是普及率方面Facebook却领先于人人网近30个百分点,为何这两者间有这样的差距呢?
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:截止至2011年12月,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38.3%,尽管增速喜人,但相比于美国82%的互联网普及率,中国的占比不足其一半。
在美国市场上,除了Twitter外,类似facebook的社会化媒体几乎没有什么成气候的。中国的社会化媒体环境要复杂的多,基于用户使用习惯和社会化媒体行业发展完善度等问题,远不如美国市场那样泾渭分明。例如微博及一些即时通讯工具衍生出的“空间”和诸多泛社交媒体等。部分功能上的雷同和人们对社会化媒体分类认知度不足等问题,让中国用户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比较分散。
人人网和Facebook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,在历史、语言和地域等因素下,华语的人群主要分部在亚洲,区域相对集中;而英语的人群则分部在欧洲、美洲和澳洲,区域相对广泛。但事实上,截止至2011年9月,人人网与Facebook在各自的本土市场中用户数量一直呈胶着态势,基于中国市场的人人网激活用户高达1.37亿,而Facebook在美国的用户为1.54亿(该数据来源于腾讯科技),两者间用户量差值不足0.2亿。
人人网用户粘性领先 活跃度渐走高
尼尔森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,人人网和Facebook用户在使用习惯和偏好方面大相径庭。中国社交网络用户对于社交网络的粘性明显高于Facebook:50%的用户会每天登陆人人网,而Facebook该数值只有26%,人人网所占百分比高出Facebook近一倍。
而且,58%的人人网用户会“直接接受陌生人的好友申请”,而Facebook的用户则相对“保守”,只有26%;相比而言,人人网用户更加开放。
通过以上数据显示出,美国用户在隐私保护方面更显谨慎,更多的用户更愿意沉浸在只有自己亲朋存在的专属交集圈中。而中国用户性格更加开朗和豪爽,他们愿意与更多互联网上的人结交、成为朋友,并乐于分享和查看彼此的状态,这也人人网用户数量及粘性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。
社交网络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,更是加强与外界沟通的纽带。人人网用户好交朋友的开朗性格可以将无数个“局域交际圈”拓展为“广域交际圈”,将“独乐乐”变为“众乐乐”,更利于推动社交网络快速的发展和成长。
中国用户更集中化 强媒体关系突出
人人网与Facebook的用户对社交圈的关注类别也十分相近:“朋友”、“家人”和“同事”是这两大社交媒体用户最关注的社交圈。不同的是:Facebook用户对“家人”的关注度仅次于“朋友”,高达87%,远高于其他社会关系;在中国,“同事”在社交网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,其比例甚至高于家人。
人人网用户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,广东、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发达城市是用户分布最多的省市;facebook用户主要分布在东北部、南部和西部,加利福尼亚州、佛罗里达州和纽约州是用户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。
通过尼尔森给出的“人人网与Facebook用户年龄分布”的数据不难看出,青年和中年用户占据了人人网总用户的绝大比例,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却不足4%;而 45岁以上的高龄用户占Facebook总用户数量的19%,相比之下,Facebook的用户年龄层分布更为平均、受众范围更大。
综上所述,人人网和Facebook这两大社交网络中,用户对“朋友”、“家人”以及“同事”等“强关系”表现得都同样突出。但鉴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、大城市的生育政策以及社交网络用户年龄层分布不均等要素,导致了人人网用户的家庭“人丁不旺”和高龄用户稀少的情况,这也是其“同事”关系强于“家人”关系的重要因素。